百度宣布开源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的罗马正在呈现
2018-09-14 20:59:31
  • 0
  • 1
  • 0
  • 0

现代道路的出现和工业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欧洲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一般道路都是土路,即使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这类欧洲大城市中,最好的道路也是用石子铺成,当时还没有用复杂技术修建的道路。

18世纪,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

蒸汽机车和大规模的工业运输让土路变得尴尬。昔日那种“人走出来的路”,再也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John .Loudon McAdam)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现代交通规则、现代交通体系也是因此而逐渐建立起来。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同样在催生下一代交通体系——汽车、科技、通信等领域随着新技术突破,都谈起了“智能交通”。

虽然各家切入点和路径各有不同,但明显能看到“智能交通”正如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马路诞生前一样,正在潜滋暗长。

1

三种解读

面对智能交通,不同立场会诞生不同视角,企业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长,产生不同的智能交通解读方式。

汽车企业所讲的“智能交通”,更多是“智能汽车”。生产“智能汽车”本质上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管道。往往会通过引入互联网企业的方式,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地位。对汽车企业来说,常年制造生产的经验奠定了汽车是其根本优势,以汽车为入口展开智能交通服务,本身就是最理智、也最准确的举动。

通信企业所讲的“智能交通”,更多是“智能路网”。本质上,是希望自身成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通信企业的优势在于为智能交通提供通信解决方案,云+存储的方案。通过提供新技术、平台让监管部门能够准确介入智能交通之中。

而互联网科技企业所讲的“智能交通”,更像是“智能出行”。从未来出行方式的整体思路入手。互联网企业本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赋能”。

互联网企业在介入智能交通时,有的企业是通过优化撮合效率的方式提高交通便利性。有的则是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或开源系统,或提供服务。甚至是直接提供完整的整车解决方案、道路解决方案、交通管理方案——比如说百度。

9月14日,百度宣布将在2018年年底正式开源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向业界开放百度Apollo 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让自动驾驶进入“聪明的车”与“智能的路”相互协同的新阶段。

当然,不管是智能汽车,还是智能路网,本质上都是服务“智能出行”。智能出行也需要智能汽车、智能路网这两个基础才能真正实现。

2

三条路径

在不同解读思路的主导下,各具优势的企业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切入智能交通产业——在上汽、华为、百度、滴滴这些公司身上,你都可以看到这些不同思路的路径脉络。

比如说,上汽这样的汽车厂商是以“车”做切口,华为这样的通信企业是通过“路”做切口,滴滴这样的企业是在以数据和服务做切口,百度作为互联网厂商,一向善于做生态、搭平台,是以“人车路协同+开源”为思路去做智能交通这件事。

路径一:车升级,优化出行服务,提升人的体验

车升级的代表是上汽和阿里。汽车企业联合互联网企业在智能交通产业展开探索,竭力给自己掺上互联网的基因,拓展互联网业务,让汽车成为延展服务的入口。

上汽在过去一年一直在提“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不断宣扬“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本质,还是在于“车”本身——要让车变得更智能。可以说,车一定是智能出行中最容易被用户感知到的部分。

当然,目前双方的合作更多集中在“车”的层面,在“路”的层面还是比较少,另外生态圈的规模也相对局限,未来和“路”的融合发展还有待观察。

优化出行服务这件事显然是滴滴正在做的。通过网约车这个入口,滴滴正在收集大量交通出行数据,在派单、路程规划层面上提供更科学的分析服务,本质上也是在提供另一种智能出行的方式,提高交通流动的效率。

路径二:路切入,介入交通管理,渗透汽车行业

华为为智能交通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七个字:“一云一网一视频”。云是指云服务,网是指5G网,视频是指交通视频监控。

交通管理最大的应用变化实际上是视频监控。因此华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当中,针对交通场景的就是视频云架构。在交通指挥里,需要专业集群通信,华为这类通信企业做的事情就是让交管部门能根据摄像头、入口监控报警等进行取景和集群通信,在这当中提供必要的基础通讯技术支持。

针对数以亿计的终端,为交通管理部门打造统一的运维方案,这种以改造交通管理为核心诉求的模式正在得到监管层面的认可。

路径三:人车路协同+开源切入,专注未来车的布局

百度恰恰是这种整体思路的代表企业。在整车解决方案、道路解决方案、交通管理方案几个维度都有所建树。

从整车解决方案的维度看,百度Apollo计划已有119家合作伙伴。其中有北汽这样的国企,奇瑞这样的民企,金龙这样的客车企业,以及小康这类电动新能源等不同企业。

Apollo平台一方面在给汽车厂商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还在新接入硬件合作伙伴,满足开发者不同层次的需求。百度甚至还在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5G网络、周边配套等硬件技术储备上,以投资、合作的方式建立起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方案,通过“交钥匙”的方式,让汽车厂商可以迅速实现车辆的智能化。

从道路解决方案的维度看,交通设施需要与无人驾驶技术展开并行的“车路协同”式发展。

车路协同有几大要素:路侧感知能力、V2X无线数据传输、车端信息融合处理。

事实上,早在2016年,百度就已经开始布局V2X车路协同,并作为国家03专项《5G支持ICT融合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预计2018年结项)的牵头单位,开始相关研究。

Apollo 对感知和决策规划模块进行了升级,能够完成Apollo 系统车端对车路协同V2X 相关信息的融合处理;同时提供可运行在车端及路侧参考硬件上的软件包,负责V2X 信息的相关预处理工作。

从完整的交通管理方案的角度看,百度也取得了许多标杆式的创新发展。

比如百度与雄安携手合作,要将雄安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智能出行城市,这或是千年大计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利于政府层面建立样板,便于自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的推广。

3

一个目标

如果说,两三年前所讲的“智能交通”只有“车”这一个维度的突破,那么今天则是看到了更多维度、层次的进展。

1、滴滴们的智能交通,至少在数据层面上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智能调度现有公共交通资源的方式,让当下的交通出行变得更高效;

2、上汽+阿里们正试图用渐进式的方式,让老百姓在无人驾驶完全普及前的日子,至少可以通过“智能网联汽车”获得更好的服务;

3、华为们虽然做的事情和“车”无直接相关,但处处都在做着打地基的工作。智能交通必然需要智能路网,需要做到从端到端,把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云全部融合起来。

4、百度则是从构建强大的自动驾驶生态能力开始,面向未来搭框架、建平台,用“聪明的车”和“智能的路”勾勒出一幅车、路与人和谐共存的智能交通图景。

各家做的事情虽然不同,切口也不一样,但这恰恰是一个产业真正兴起前应有的状态——“智能交通”已经成为企业、社会、政府多方共同参与的良性生态。

想要捏出“智能交通”这只大象,不同公司从各自领域入手的好处在于,可以集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但由于不同公司的业务领域、知识结构限制,大象的“腿”“尾巴”“耳朵”等等却会因为标准不同,很难真正拼起来。

这造成一些很突出的痛点,比如“鸡同鸭讲”“重复造轮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等等,会出现比如通信厂商不了解无人车需求,无人车厂商没能力搭建通信服务,路侧感知与车端处理能力无法匹配的窘境。

所以说,智能交通本质上是多方协同的结果,忌路径依赖、零敲碎打,有整体版图和生态思维者更可实现——这恰恰需要百度这类企业站在产业更高维度去展开资源、技术、标准的整合。

条条道路通罗马,而智能交通的罗马,正在一点一点呈现。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平台发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