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上知乎:知乎却并没有抢百度的饭碗
2018-06-15 19:11:31
  • 0
  • 1
  • 0
  • 0

“问题”某种意义上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按照哲学的解释,“问题”是在已知基础上的继续求知,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张力。人类社会进步,个人认知提升,几乎都在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之间所完成的。

2000多年前,孔子和弟子坐而论道,一个个经典的论述几乎都是从一问一答之中所诞生的。

6月14日,周源在知乎上转发了一个知乎最新广告片——广告片里刘昊然在里面用“上知乎、问知乎、答知乎、看知乎、搜知乎、刷知乎,有问题上知乎。”这一套魔性的词汇表达了“有问题上知乎”这个主旨。

“有问题上知乎”让我想起了2012年百度曾经推出的“有问题找百度” 这个slogan。不过,两者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知乎并不是下一个百度。

“问”和“答”作为互联网的经典产品形态,它在短短五六年之间的历史变迁,几乎是互联网内容消费升级的最佳见证。

有问题找百度

2012年,曾经有一个小电影名叫《有问题找百度》。当时这个电影阐述了遇到生僻字,不知道如何与美女搭讪,打车怕被黑,这些问题随时随地百度一下,一切问题都有妙解的主题。

“有问题找百度”这句话诞生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当时的互联网环境并不发达,用户用百度一般是用来“找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北京西站在哪?大闸蟹和牛奶能不能一起吃?安卓怎么刷机?这些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百度得到解决。

从前端来看,百度身为搜索引擎,天然就是信息的撮合者,搜索引擎的入口效应决定了人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百度一下”。

从后端来看,百度的内容生态同样不差。百度相当于一个集合百科、常识性质内容的平台。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百度知道日报、百度贴吧当年一批百度内容生态产品几乎都诞生于那个年代。

百度上能找到全网聚合的信息,它本身不生产内容。比如说你在百度上搜索一部电影的信息时会发现,它会把爱奇艺的资源、知乎上的讨论、豆瓣上的影评、百家号的资讯,全部都推送给你。

用户只要上百度,就了解能找到相对有层次的生活常识,或是生活信息。可以说,百度帮助人们走过了互联网蒙昧期,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解答自己想解决的那些问题。

有问题上知乎

百度毕竟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决定了它的底层工具效应。

百度在过去几年,本质上不是一个提供专业内容生产的平台,它虽然给出了百家号这类内容生产工具,但这类内容生产更偏“资讯”,而非知识和经验。百度更多是全网搜索信息,提供信息,而知乎偏向于解决问题。

知乎过去几年高标准、高质量的社区生态,使得这个平台常常会有优质内容溢出,在搜索引擎上被大家所看到。很多时候,你在查询某一个知识时,可能是起始于百度搜索的,但是你的终点却到了知乎。

由于知乎优质内容太多,你会发现不管是生活学习、吃喝玩乐,你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知乎上得到解决。

“有问题上知乎”,某种意义上表现了当下用户环境,用户面临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娱乐问题时的解决方案。用户吃喝玩乐,几乎都要先看看知乎上评价如何。

当想知道一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的时候,可以在知乎上查阅。

当想知道一部手机值不值得买的时候,可以在知乎上看其他用户的回答。

当想知道王者荣耀的一款皮肤手感如何的时候,可以在知乎上提问。

当想知道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的时候,可以在知乎上查看。

当想在北京吃到纸牌屋里下木总统吃的肋排的时候,依然可以在知乎上搜索。

要知道,在搜索引擎上,很多问题得到的是单一的、绝对的答案。但很多时候答案并不是单一的、直接的,它是有争论、有灰度的。

在知乎上,你往往得到的是一群人正反两种观点的答案,这种答案对于一个理性思考、兼听多方的人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有问题上知乎”则是逐渐成为了一种新习惯。因为你知道,遇到问题在知乎上搜索,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完整、全面的答案。

但是要确定的是,搜索引擎有它无法取代的价值。它在基础信息的获取层面上,依旧是知乎所无法媲美的。

前几天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中国航母的甲板有一定的曲度?”下面有位用户说:请善用百度,或者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关键字“滑跃甲板”“蒸汽/电磁弹射器”,能用搜索引擎解决的事没必要上知乎问吧?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我看到的,其实是用户对知乎越来越依赖了,希望从知乎获取最专业的答案。

“用搜索引擎解决的事没必要上知乎问吧?”这个表态则是表明,知乎它并没有取代搜索引擎,而是成为了搜素引擎的重要补充。事实上,知乎也不是做全网搜索,只是提供解决问题,方式不一样,和百度没有任何可比性。

搜索引擎依旧可以用来寻找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精确的、常识类的问答与资讯。更高阶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则是交给知乎,上社群中那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共同来解答。

这届用户变了

内容消费需求正在升级,网民真的已经进化了,常年浸淫在互联网社会,他们对于内容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或是常识,而是升级到了更多层面。

这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然,哪怕类似的广告语,背后的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百度依旧是内容生态领域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过往的积淀让百度百科、百度经验这些产品依旧具备价值,百家号这类资讯平台也满足了用户的资讯需求。

不过知乎知识普惠的定位更符合目前网络消费升级的需求。

用户对吃喝玩乐都有了更高的需求,他们生活方方面面几乎都要问互联网,而知乎能给最专业、最完整的答案。

知乎的内容生态沉淀了7年,它一开始就是以知识分享为目的,内容社区非常优质,集合了大量有价值的深度内容,如今更是发展到了问答、Live、电子书等内容集为一体的梯度内容,用户有任何问题几乎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德勤和网易在今年年初推出了《2017内容消费升级研究报告》,其中提到:用户对内容的要求,从“有什么看什么”,升级为基于自身身份,追求同一种价值观、情感认同,乃至关系的连接。未来的内容必须能够满足用户这些精神需求。

也就是说,在内容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用户越来越关心三件:

1、内容体现价值观;2、内容承载情感;3、内容体现关系连接。知乎几乎无一例外都满足了这三点。

搜索引擎是没办法承载这三点内容的。搜索引擎它更多承载的是工具价值,工具往往是没有价值观的,也不承载任何情感,也不会提供社交。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知乎的内容虽然都是知识性、经验性的问答,但是依旧凸显了价值观。某种意义上看,正是如今一线城市、追求自由的年轻人的价值观,他们追求“专业、价值、理性、客观”,对世界有更包容的态度,接纳多元价值和普世理念。

从承载情感和关系连接的角度看,知乎上一个个答主,他们都性格鲜明,在具备知识的同时,吸引了粉丝的关注,社区内的松散社交连接,让人和人之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知乎在给出专业知识分享的同时,又建立起了年轻人之间的社区社交关系。

有一种说法是,“人类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就是问答,并且在温和的辩论中获得一些乐趣”。知乎可能就是提供这种一问问答、温和辩论,让人们获得知识分享和理性争辩乐趣的最佳社区。在这里人们的认知因此得到升级。

这也正如19世纪英国表现主义美学学者科林伍德所说的:

“提问题的活动”并不是认识某一事物的活动,不是认识的前奏。而是认识活动的一半。而另一半是答复问题。问与答两者的结合构成认识。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今日头条、搜狐、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